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不喜歡的東西難道就是錯?》

不必訝異自己心中的負面想法,出現厭惡、擔心或難過的情緒,有時是為了保護自己。它讓我們明白別人與自身的差異、清楚自身的不足,或是提醒此時該小心,阻止自己莽撞冒進,保持適當的空間與距離。

你不可能喜歡、欣賞每個人,很可能常會接觸到十分感冒的人,我們既不是佛陀轉世,也不是耶穌降臨,來到世上並不是要來寬恕或愛護每個人,身為人就會有喜惡,我們就是要學習與那些討厭的人共處。你可以不欣賞誰、不喜歡誰,卻不要因為自己的不欣賞或不喜歡而想辦法來排擠、攻擊別人。

別忘了,這麼對待別人,很可能也會被這麼對待。不喜歡的東西難道就是錯?難道是不被容許?這種以自己的標準來判定也未免太過自大。我們沒有任何權力以自己的喜好去攻擊或中傷別人。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心若計較,時時都有怨言;心若寬容,處處都是晴天。」抱持著厭惡及與人鬥爭的心態過日子,不是跟別人過不去,根本是跟自己過不去而已。


遇到那些心裡無法接受或不喜歡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