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資深低手根本不是高手》

「如果身邊的資源本來就不夠, 請學習如何善用手上僅有的資源。」


很多人將投資的學習過程視為一種學徒般的工作,就像你去學當木匠、做醫師一樣。練習愈久,經驗累積愈多,你就會愈順手,愈成功。但這是一個根本的錯誤,而且是很多投資人都走不出的錯誤。


投資界有許多專業證書、有許多專家、有許多學者,還有許多聰明人,為什麼他們都會被市場打敗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學的,知道的,都是一樣的東西。這些人,就是市場的組成份子。他們整體知道的東西,就會反應在市場上。投資人去重覆別人知道的消息,做過的分析,不會讓自己得到任何優勢,做得再熟練都沒用。


看待市場的正確態度,應是不斷的去挑戰與懷疑它。當眾人都相信某件事或是某個消息時,你要有挑戰它的想法。然後看看到底怎樣才是對的。這正是科學的態度。去發掘新的東西,然後,這個只有你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的”點”,才會是你的 優勢所在。將這觀點納入自己的投資哲學之中,並從中尋求突破,也就是以科學方法找尋市場上其他人不知道的訊息,做為自己打敗市場的基礎。這才是主動投資應有的態度。


所以良好的投資成績,在於你能知道市場上其他人不知道的事,只要這樣就夠。你不需要證書、不需要金融學術訓練、不需要聰敏過人,你只要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事就可以。這種東西,我覺得可以叫合法的內線。


面對一個推翻傳統的新知識,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是全然的視而不見,一是吸收它,利用它。直接否定效率市場的主動投資人,是前一種的鴕鳥。知道市場不易打敗,小心處理的主動投資人,和使用被動投資的指數化投資人,則屬於後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