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態度決定高度》

自己要找人幫忙什麼時,很怕別人說:「盡力而為吧」

什麼叫盡力而為呢?「盡」就是有限之意,這四個字恁地消極,有點已經「打定輸數」的意思。看電視劇與電影,坐在急症室外等候醫生搶救病者/傷者中的親人最怕聽見醫生走出來說:「我已經盡力」因為已經盡力表示回天乏術,盡力兩個字預示了結果不妙。如果還未開始做,就說「盡力而為」,不但沒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與承擔,反而是「戴定頭盔」表示自己不看好這個任務。還未做就預計做不到,這種盡力其實就是留力。


「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看似相同,卻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後者聽了叫人寛心,全力有整個人的力量都集合在一起的感覺。在英文來說,前者重點在於強調limitation,後者在於completeness;前者在於免責,後者在於承擔。


上司叫你盡力而為,大半是表示同情,知道你能力所限,未必可以完成任務,下屬聽了只會敷衍塞責﹔但如果叫你全力以赴,就是預計不成功便成仁,既是打氣,也是滿懷希望。


態度上的分別就是成事者全力以赴﹔敗事者盡力而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