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就是生產動力,所以共產主義的理論為何先天是失敗呢?因為他不太重視這個問題。西方一直都強調「新教倫理」,同樣是歐美,同樣是殖民帝國,南歐的經濟與科技就沒有北歐發達,所以說歐洲是因為殖民主義而發財,其實也是錯的。
新教倫理,詳情見韋伯那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大部份內容你都可以忘掉,你只需要知道所謂新教倫理就是說:「人生的意義就是返工,上帝喜歡見到人類返工,返工者上天堂。」所以人類先天就要發展事業做到一隻牛咁。
因為有宗教理由,才有這種發展事業的動力,然後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科技才發展起來。經濟發展是需要動力的,一旦沒有動力,就不會發展。
有沒有看過一個故事,有人去教原始人返工,原始人問他為何要返工,他說你只要努力工作你就有飯吃事業有成退休就可以悠閒度日,原始人就說我現在每天打完魚吃飽就沒事做,你說的我已擁有了何必返工?而新教倫理就是說,就算你已有這些了,你還是要返工,因為事業成就就是你的人生意義。
日本的石門心學,講求工作就是求道,所以就算不賺錢,我去製造一把絕世好刀或者名物茶器,都是有意義的,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就是給你努力工作的理由。
共產主義屬於唯物論,你至少不會相信上帝要你返工,本身就瓦解了這種倫理,所以共產主義國家的經濟容易停滯不前。結果去到最後,共產主義也要走回舊路,重建一種叫人返工的精神,在共產主義國家講的勞動光榮,英雄生產者就是嘗試,從結果看當然不成功的,被你政府打個荷蘭水蓋或者講兩句廢話就去日日準時八時報到是不現實的。
共產主義往往只去到分享了資產,生產工具,之後他們就不懂怎樣做了,讓資產與生產工具能更刺激經濟不是錯的。錯的是,他同時也消滅了高階勞動力,其實那些地主甚麼的都是勞動力,他們在經濟中也存在著作用,不過並不那麼直接能理解。
奴隸與農奴需要奴隸主與地主,去管理與壓迫,才能夠發揮奴隸的生產力,奴隸解放後,失去了奴隸主與地主也會失去生產力。去到這裡,你會發覺,返工宗教雖然很 on9,但是你另外一個選擇也只不過是奴隸制,一個既不需要返工宗教也沒有奴隸制的社會,經濟就很難不停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