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最低工資的觀察2》

有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有錢人或資本家的後代支持最低工資,最低工資(勞動階層)的後代卻質疑最低工資?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最低工資是個簡單的事情,在他們的世界中,時間很值錢,人類的血汗不值得花在低薪的工資上,在他們的世界中,失業實際上就只是休息,因為他們就算沒工作,吃飯旅遊娛樂都不會變成問題。


基層這邊也很簡單,手停口停,失業是大問題,如果失業與低薪選一個,我們選擇低薪,沒工作做是不能休息,業主可不會因為你失業就不收你的租。時間雖然值錢,但能有一張床睡有飯吃,比時間更值錢。當然,除了生存以外,基層的勞動者們也有尊嚴的需要,底層的尊嚴在於自食其力,工作令勞動者有尊嚴,哪怕只是從事厭惡性而且低薪工作,也是證明自己不是廢人。


窮不等於不明事理,基層很清楚自己做的工作就是產值不高,聊勝於無,不會想要跟醫生,工程師做比較,其實對於基層勞動者來說,你要他們做醫生、含專業技術的工作他們也不想做。有些人就是喜歡耕田,哪怕農作物不太賣錢;日本的漫畫家不少寧可捱窮都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些人喜歡當護衛,因為工作的地點就是他自己家附近的,上班很方便,工作又悠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