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沒有背景的人要怎樣團結眾人?》

感情以外第二個因素,就是「共同目標」。


當人們覺得大家都在面臨一個危機需要解決,而他們感覺到自己需要團結起來才能夠解決,那就形成共同目標,那任何人,哪怕是沒有背景沒有家世的人,只要表現出能夠帶領大家促成這個共同目標的氣魄與能力。那大家就會願意接受這人的領導,而形成團結。


遠古時代一群原始人去狩獵,最勇猛帶頭的戰士就成為領導者;一群遊牧民族或海盜面對寒冬,必須外出行劫去找食物,懂打仗的人就會成為首領;農業社會遇到災害例如旱災,祈求雨水的祭司或者巫師就會成為領導者;在一個社會對於政府極其不滿時,聲言推翻政府的革命家例如孫中山也會得到追隨者。說得白一點,當人類期待救世主出現時,這種人就有機會取得追隨者。


所謂亂世出英雄就是這樣,當整個社會面對大問題時,任何人只要有膽出來提出方法,就多的是等待救世主的跟隨者。


只要社會大家都共同認為有一個危機需要解決,任何表現出可能性去解決這問題的人,都能夠取得支持。這一種就叫作「議題型政客」,因為他們是針對一個危機,一個議題而得到支持的人,而不是源自最原始的感情與繼承的人脈。沒有家世,平民,窮人,新取得權力的新貴,大多都會成為「議題型政客」。


拿破崙相信大家都聽過,他是怎樣取得權力的?那就是在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外國的軍隊登門入戶想要摧毀革命政權,紙幣貶值,物價通漲,軍隊也得不到足夠給養,拿破崙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竟然取得軍事勝利,底下的士兵與絕望的人們就找到了救世主。之後法國每陷入戰爭問題,出戰而勝利的拿破崙,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令他追隨者幾何上升,最後成為戰爭之神,從而成為法國的統治者,他就是因為「戰爭」這個議題而冒起的政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