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當議題過時,消失,或者不再被社會關注》

為了政治付出了那麼多,像關公一樣說一聲「妖孽已除,吾神去矣」然後就離開政界嗎?他們會發覺沒那麼容易,因為那等於遺棄自己一路走來的幹部以及助理以及鐵桿支持者們,所以往往硬著頭皮做下去,又或者單純自己戀棧權力,可是之前順風的議題已消失。他們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發覺難以在政壇中生存下來。


結果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唯有在同一條路走下去,永續社運,這社會無論如何都有問題,好聽一點叫「進步主義」,比方說,最低工資爭取完了,那怎辦?那就再爭取四天工作制吧,有了四天工作制就三天,最後不用工作有無條件收入;或者種族歧視取消了,那麼就應該要爭取補償之前的歧視可以嗎?把同一個議題升級再推。但通常社會上大眾的人並沒有那麼大的期望,所以也同時要煽動大眾增加期望,嗯,你懂的,你應該看過。拿破崙不斷挑起新的戰爭也是這一種。


第二種就是做另一個議題想找新的支持者,比方說之前反對種族歧視,那之後就要爭取比方說少數性取向?宗教?反正就是找一群新的受害者來,講新的議題。但這通常都不會太成功,因為對於那些群體來說,他們很難信任一個突然空降過來這議題的政客。


最後一種就是抱團,跟家族型政客結盟,意圖成為家族型政客的一部份。拿破崙也是這樣做,當然他沒有很成功,事實上,這很難成功。原因非常簡單,就是那些家族真的不需要你,你的議題已過氣之後,你的價值也沒有了,你去抱團,對方不一定會把你直接踢開,可是也知道你也只是個有待消耗完的電池,沒有想要拉拔的價值,但你主動幫幫我們我們也沒意見,利用完後就消失,剩下的只有你自己是否意識得到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