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貧窮的本質》

貧窮並不是你零用錢不夠買不起零食,貧窮是沒有選擇,欠缺希望;貧窮是欠缺容錯空間,欠缺等待的條件,導致短視而保守;貧窮是你必須承擔別人的責任,以及別人的錯誤,比方說,你的父母不斷問你拿錢,拿去照應某個窮親戚;貧窮是放大一切錯誤導致的傷害,比方說經歷一次無妄的官非,法律成本足以將貧窮的家庭打到地獄去。


香港社會流行一句「法律面前,窮人含撚」,因為打官司要成本,你沒有,你還想得到甚麼保障?


貧窮並不是物質上的清簡,而是在社會上站了一個不利的位置,做一切事情都會縛手縛腳。物質上的清簡以及生活的勞苦只是結果,窮人之所以節斂與勞苦,是因為他們不這樣做的話下場會更糟,窮人因為處境而導致的精神壓力,是難以被虛構模擬的。


也因此,經由長期面對與克服這種壓力而鍛練出的心智,所謂像勁草般的頑強,是不可能透過粗茶淡飯而得到的。你只能模擬出物質生活,模擬不了人生的容錯度,責任,無妄之災,以及事倍功半,這些才是真正的艱苦所在。


出身好的人,就算少年時清苦,真的面對四面楚歌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像項羽一樣面對不下去了。但同樣的情況,劉邦應該寧可窩囊地逃走也要生存。


至於貧窮家庭所導致的暴力,情緒化,以及對於世界各種錯誤的認知,例如覺得讀了大學就能階級翻轉這種詭異的思想,這些直接略過不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