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棉花產業2 》

大家回想起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紀初,特別是香港人有沒有記得很多人回大陸搞紡織廠?那時候的中國製衣業需要大量的棉花,導致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成為世界主要的棉花進口國,你就想起那時候中美的關係也相當的和暖。這個進口大概在習近平差不多上臺的時候是高峰,中國的輕工業發展導致的大量原材料需求,原料出口國自然喜歡這個大買家。


既然中國自己需要大量的棉花,再加上棉花價格的波動,自然中國就有了自己生產更多棉花的需求。在九十年代開始,中國就已經扶植新疆的棉花產業,棉花產業對新疆有多重要呢?新疆農業有超過一半的產值都是來自棉花產業的你就知道有多重要,新疆在九十年代末佔中國的棉花產量四份之一左右。


踏入二十一世紀,因為技術變得成熟,而且也移植了適合的品種,新疆的棉花產量開始突破了瓶頸。大概去到習近平上臺之前,新疆棉業已經發展到新疆勞動力不足,去到 2019 年的時候,之前產量只佔 25% 的新疆棉,變成了 84% 以上。這就解釋了新疆這十幾年來你看到的所有新聞,因為那邊的棉業真的需要勞動力,你想想美國南北戰爭時的南方邦聯為何要跟北方決裂就知道。


新疆棉讓中國的棉花產量到底提升了多少呢?根據我忘了在哪看到的數據,從 2000 年至 2012 年之間,提升了差不多 50%。這樣中國對棉花進口的需求自然就大幅減少,自然也助了棉花出口。受害者自然就是出口棉花的印度與美國,去到這裡就知道為何川普在 2016 年上臺後,為何要開始中美貿易戰,以及為何針對新疆棉,除開人權之類的虛無原因,美國與中國真正有利益衝突的關係是南部州與新疆,而不是香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