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優越與優秀》

憤怒是獲得價值感的重要途徑之一。

憤怒時,你是嫌棄別人的。嫌棄別人,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藉由說對方的「差」,來顯示自己的好。我越是覺得你做得不對,就越覺得自己正確。我越是看不起你的缺點,就越覺得自己渾身都是優點。我嫌棄你時,就能體驗到自己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可以去感受一下:當你指責一個人「你很自私」,你會感覺到很委屈。在委屈的同時,你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呢?你會覺得:對方為什麼不能像我一樣呢?我就是一個很無私的人。

當你因為孩子太拖磨而憤怒,你會感到很挫敗。但你內心深處有沒有一絲「怎麼就不像我這麼俐落」的快感呢?假如你覺得自己比他更拖拉,你的確也就不好意思說他太拖拉了。

當你指責一個人「你怎麼打尖,沒規矩!」,你內心同時也會湧起「我在乖乖排隊,我是有規矩的人」的優越感。

當你指責一個人「你一點都不上進」,你內心深處就體驗到巨大的「我很上進」的自豪感。

當你指責一個人「你一點都不顧別人的感受」,你就體驗到了「我是一個很懂得照顧別人感受的人」的壯烈感。

憤怒、鄙視、不屑、抱怨、看不慣、挑剔,這些都是我們嫌棄別人來獲得價值感的重要途徑。

憤怒之中,其實也蘊含著愉悅感。憤怒看起來雖然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但你會發現他人在開始指責時,會變得聲音高亢、話語流暢、邏輯清晰、專注度高,這完全是非常亢奮的生理喚醒。你會發現人其實很少能注意力這麼集中地去做一件事,這說明在潛意識裡,表達憤怒是很享受的過程。

在憤怒時,直觀話語雖然是「你怎麼這麼差」,潛台詞卻是「不像我,我怎麼這麼好」。

優越與優秀不同。優秀是「我很棒」,優越則是「我比你棒」。一個人如果內在無法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就需要透過與他人比較、以他人為對照,來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在社會上、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差,而自己無法消化,所以我們要對一個做得更差的人憤怒。這時,嫌棄他是在告訴自己「其實我還好」。

把別人說得很爛,隱隱然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歷程,隨處可見!我們可以幫助自己的地方是,多覺察自己是不是也用這種方式,提升自己的價值感?

也許,自我認同、自我肯定更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價值感。而且這種價值感的提升,不用透過憤怒的動員,也可以少一點付出破壞關係的代價。先看到自己內在的美麗,這世界就會多一些美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