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如何挖掘自己的邏輯思維?》

證有不證無,以偏不概全,證有靠舉例,概全靠推理。

先看證有不證無。證明一件事情“有”,很簡單。比如你看到過白烏鴉、黑天鵝,就證明它們是存在的。可是你要證明“天下烏鴉一般黑”“天鵝都是白的”,靠舉例是不行的。很多時候,事物之間的關係並非“非黑即白”的關係,而是存在着博弈和多樣性。


再來看證有靠舉例。證“有”是相對簡單的。只要有證據,就能證明一件事存在。舉不出例子,就是假説。不要用一個假説,強行説服另外一個人必須認可你的觀點。


最後是概全靠推理。所謂概全,就是得出一般性結論,只能靠證明,靠推理。比如,所有商品都是用來交換的,封建地租不是用來交換的,由此可以推論出,封建地租不是商品。

此外,邏輯思維、邏輯閉環分為了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思維沒有閉環,思考沒有邏輯。 
你説A,他説B,兩者之間的思維永遠沒有交集。

第二層次:思維沒有閉環,思考有邏輯。 
有符合邏輯推理的一些觀點,但觀點時常左右徘徊,自相矛盾。


第三層次:思維有閉環,思考有邏輯,但閉環的層次比較低。 
一個人一旦在低層次形成了邏輯閉環,可能就無法前進了。因為所有的問題在他的邏輯閉環之中,都是可以解釋的。而無法打破自己的邏輯閉環,就無法捅破那層看似很薄的窗户紙,無法上升至新境界。

第四層次:思維有閉環,思考有邏輯,且能在更高層次形成邏輯閉環,邏輯閉環十分通透,直達本質。

第五層次:思維有閉環,思考有邏輯,且能在高層次形成邏輯閉環,並始終保持不斷打碎自己的開放心態。 
在這一層次的人的思維閉環永遠開放,永遠沒有死環。他的思維是一圈圈螺旋式的,可以無限地往下延伸到深不可測的海底,也可以無限地向宇宙最深處延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