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有一種說法,所有的疾病,都是免疫系統打了敗仗。無論是新冠病毒對肺臟的攻擊,還是對心臟、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等的攻擊,它幾乎無一例外地攻破了一道叫“免疫”的防線。
同一輛車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這是自身免疫力;
同樣是隔離,有的人一年不愁吃穿,有的人一周就捉襟見肘拿收救濟,這是財務免疫力;
同樣隔離在家,有的人看書學習,有的人打機上網,這是價值免疫力;
面對災難,有人陽光積極,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會,這是心理免疫力。
生活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不斷對妳的體質、認知、心態、習慣、價值提出挑戰,要戰勝這些挑戰,就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上下20年,世界遭受火山爆發、海嘯、地震、暴風雪、ISIS、911、核洩漏、乾旱、洪水、SARS、金融危機等重重打擊,以及經歷瘋狂、驚慌、恐懼、絕望等非人境遇之後,香港的沉淪,比你陽萎還要快。
要不是這場巨變,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原來香港人是如此的不堪一擊。這也讓無數人對自己的生活,開始了反思,當風波和意外來襲,能依靠誰?會拖累誰?是否有抗疫能力?
身體尤如一座城市,要保護這座城市,不僅需要週邊城牆的保護,內部器官還需要城中之城、屋中之屋,達到層層保護的效果。
身體的垮掉,是免疫系統的崩潰,而一個家庭財務狀況的崩塌,往往有四大原因:意外、疾病、無規劃的支出,以及脆弱的投資體系。
生活缺乏規劃,或者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讓人感到非常無力;曾經覺得時間很多、夢想很多,但是回頭一看,自己手上的錢和資源還是不夠實現曾經的夢想和願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