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刪拾- 三十》

「刪」、「拾」,是在人生每個階段都反覆調整之事,但在三十歲上下時更是重要課題。習得了,你的每一個步伐只會更接近成功的目標;若只是毫無主見地被動面對人生,不過就是在死胡同般的詢問、算命問卜,持續原地踏步。最寶貴的不過就是時間,不要讓人生停留在無結論的人事物,若你我早已知曉結果,就不要飛蛾撲火、原地踏步。

人際關係宜「化繁為簡」,刪除沒必要、消耗人心的關係,才是醞釀良善緣分的初衷。三十歲後,不要再談期許自己成為多麼了不起的人,而是要追求能自在且愉悅地過日子,這才是你最重要的階段性任務。

不論在什麼樣的年紀,都得認真瞭解自己的優勢與劣點,這是撐不住你定性的核心。若自知生活重心、自己的樣子,當迷惘再度侵襲時,你仍可確立腳步,人生道路就算不全然順遂,也能走出自己的心得。若別人過得比你好、工作職銜比你出眾,不服氣的你,請於此刻開始「刪」、「拾」你的人生目標。

人生大小事比較不完,一路從成績、畢業的學校、上班的公司、用的名牌手錶、手袋、嫁娶的另一半等,從出生至家庭角色,甚至是人與人的關係,無一不是面臨比較和被比較。對,這樣的人生反覆循環,若是過了頭就成了偏激觀念,我們被教育的理念是成為「人上人」,而父母不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若不踩在別人肩膀上,自己也只會被他人踐踏,成為他人的墊腳石。人生路上多是糾結而辛苦的坎,但若永遠活在他人的情感勒索中,營造人人稱羨的表象,就是人生勝利組了嗎?

生活上若是不自律,只會讓未來付出更多代價,包含金錢與人際關係,還有內心永遠難以滿足的貪婪與惡習。「自律」,就是一個長期與真我的誠實對話。若是熬夜讓你不再年輕的身體吃不消,那就早起,也讓自己多點時間規劃日常;若是不想花錢去健身運動,飲食就適量且簡單,健康地減輕身體的負擔;若是不想長期付信用卡債務,就理性思考後再消費,才有閒錢投資基金與房產。經濟自由,才有可能有人身及心上的自由。

過了三十歲後,更清楚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甚至不擅長什麼。然而,知曉自己堅持的「自律」,將會讓你不再吃悶虧,踏實地回到生活的初衷,原來是如此輕鬆簡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