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逍遙遊的四層境界》

《逍遙遊的四層境界》

逍遙遊的第一層境地:待風。

鯤雖然從小魚變成了大魚,但並不表示它可以自由自在像鳥兒一樣飛翔,因為它還欠缺一樣東西,就是風。由此可見,風是鯤能夠展翅高飛的一個必要條件。而如果將這個道理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來解讀,那麼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就是:人生就如同鯤一樣,需要不斷地積累,只有條件充足了,人才會取得成就,正所謂「伏久者飛必高」。

逍遙遊的第二層境界:乘風。

乘風的意思很直白,就是風來了,我就可以飛翔了。經過待風這一段時間的等待,此時,風終於來了,終於可以飛翔。但飛翔並不等於見風就可以飛,此時,你需要具備的是辨別風的能力。你要看懂風向,同時你還要看清這種風的大小,而不能貿然前行,認為只要是風就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此外,懂得了辨風,下一步你就可以乘風了,在那時候,鯤必須全力一搏,飛騰而起,趁風的運動、趁海的運動飛起來,就可以變成鵬,昂首天外。而這種道理用現代的觀點來說就是要具有慧眼,要善於發現並把握機會,這樣,你才能達到理想的飛翔高度。

逍遙遊的第三層境界:背風。

背風是在鵬乘風之後而發展到的一個階段。此階段,鵬與風已經融合到一起,鵬隨風而飛翔,一直飛行了九萬里。但隨著飛翔的里程越來越遠,鵬也漸漸開始對自身有了新的看法,它認為自己完全可以脫離風的主宰,擁有自己獨立的發展空間。於是,它一個側身,借風的彈力飛到了風的上面。這時,鵬在風上。而這種道理,用現在的觀點來說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積蓄,很多人不斷成長,並且在成長中不斷產生自己的新思想,伴隨著這種新思想的產生以及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那麼人也就開始漸漸想要謀求獨立,謀求發展。

逍遙遊的第四層境界:棄風。

棄風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擺脫風的控制,將其拋開。但事物的發展規律是這樣的,雖然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他的思想意識已經提高了很多,但這並不表示,你就完全可以擺脫掉原來依附的東西,因此,它現在還要跟著你,所以,很難擺脫。然而,依風而行,不是真正的飛翔。真正的飛翔是靜止的飛翔。群星都是本身不動,而投身於軌道中,自然可以隨天運行。要想真正地飛翔就不能靠自己飛,要藉助更大的力,那就是大道之運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時。因此,我們需要藉助天時,只有藉助天時,鵬才可以真正飛翔。此時,不再因乘風而狂亂,以一顆寧靜的心進入永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