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awareness)和覺知(witnessing)有很多不同。
覺知仍然是一個行為,是你在做它,有自我在。所以,覺知這一現象分成主體與客體。覺知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關係。
覺醒則絕對沒有任何主體性與客體性。在覺醒中,沒有一個正在覺知的人,也沒有一個被覺知的人。
覺醒是一個整體的、完全的行為,主體與客體與它沒有關係,它們被溶解了。所以覺醒並不意味著某個人是覺醒的,也不意味著某個東西是被注意到的。覺醒是整體的——整個的主體性與整個的客體性作為一個單獨的現象,而在覺知中,主體與客體之間存在著一個兩分性(ality)。覺醒是無為,覺知則暗示了一個做的人。
但是通過覺知,覺醒才是可能的。
因為覺知意味著它是一個有意識的(conscious)行為;它是一個行為,但是有意識的。你可以做某件事而沒有意識——我們平常的活動都是無意識的活動,但是如果你在其中變得有意識,那麼它就變成了一個覺知。
所以,從平常的無意識活動到覺醒,有一個空白,而它是可以用覺知填滿的。
覺知是朝向覺醒的一個技巧,一個方法,它不是覺醒,但是,與平常的行動、無意識的行動相比,它是更高的一步——某些東西已經改變了:行動已經變成有意識的,無意識已經被意識取代了。
但是還有一些東西必須被改變,那就是:有為(activity),必須被無為(inactivity)取代。
從平常的無意識的行動跳躍到覺醒是困難的,這是可能的,但是艱難的。所以,在兩者之間加上一個步驟是有説明的。如果一個人從覺知、有意識的行動開始,那麼,跳躍會變得容易一些——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主體,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客體,根本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活動而跳躍到覺醒。這並不意味著覺醒不是意識,它是純凈的意識,但是沒有人意識到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