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內在是什麼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

你對外排斥什麼,對內就排斥什麼。一般而言,那些我們相處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們喜歡且接受的內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也反映我們不愉快且不接受內在的自我。


教雙方和諧相處,不如教他們讓自己內心和諧,那樣雙方自然會和諧;教他們如何增進彼此感情,還不如教他們增進自我成長,那樣彼此關係自然會成長。


當有人問我要如何改善關係,我總會告訴他們:「首先你要深入內在,除非你內在的問題先解決,否則你不但無法改善,而且會製造更多問題。」


一個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內在的空虛得到填補,否則就不可能放下別人,也難以解放自己;一個滿懷怨恨的人,除非內在憤懣的情緒得到抒解,否則就不可能停止怨恨,一個愛嫉妒的人,除非內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較,否則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都是內在思想的呈現。你如果無法信任自己,就很難信任別人;你如果無法尊重自己,就很難尊重別人;你如果無法肯定自己,就很難肯定別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別人。


當伴侶們沒有了愛而彼此傷害,我不會告訴他們要如何努力愛對方,而是要求他們先學會愛自己,因為傷害對方其實就是傷害到自己。


你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反應出你與自己的關係。如果你不斷與自己的內在衝突,那麼你也會不斷地與別人衝突;如果你自己內在的情感掙扎,那麼你也會與別人在情感上發生掙扎。我們在感情中所遭遇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在的問題。


我們吸引的關係,都反映出我們擁有的特質,以及呈現我們的內在自我。所以,關係出問題的人,不僅要檢討你跟別人的關係,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關係。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檢視的問題:


「當我觀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ˍˍˍˍˍ」(諸如憤怒、恐懼、失控、困惑之類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個自我?」


「外在」困擾我們的問題,正是我們「內在」無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須從改變內在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