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我活著我的人生嗎?》

「對人生目的有足夠的清晰度,能將理解轉化為堅持,為自己的堅持不斷努力。」


當我們「很想」做一件事時,實際上我們要的是「得到後的感覺」。我想要瘦,因為瘦會讓我「感覺」輕盈,「感覺」有體力、健康,享受被人誇讚的愉悅感覺。我們真正的驅動力是那件事帶來的成就感、愉悅感、安全感、被肯定、被愛的感覺。那個「感覺」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當我們對自己的驅動力有足夠的理解和清晰度,就能將這個驅動力與「生命的目的」連結,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這是最高自我實現的關鍵。


當我們清楚人生的目的和驅動力,我們便能選擇「用意念轉化觀點」,注入新的思維,將身心靈同步向生命目的校準。這是至關重要的準備,它能帶領任何人度過人生的種種關卡,並向成就自我的最高版本邁進。這個人生的過程,稱之為「自我的實現」。


當我們掌握自己的內心語言,便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內心的語言像是電腦軟體,透過生活環境和經驗,無意識地輸進我們的腦袋和潛意識。可慶的是,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刪除、重灌、調整語言。我們都可以選擇採納有益的新觀點,讓新的思想幫助自己。


許多人能成功,實際上並非他們得天獨厚、生活一帆風順。當你了解他們的境遇,會發現關鍵在於他們在面對困境時,自我對話的正向品質。因為他們對人生目的有足夠的清晰度,能將理解轉化為堅持,為自己的堅持不斷努力,累積而成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