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覺醒和覺知有什麼不同3》

這就是三個步驟:意識、覺知、覺醒。但是我們存在的地方是最低的一級:那就是無意識的行動。無意識的行動是我們的頭腦的狀態。通過意識,你可以達成覺知;通過覺知,你可以達成覺醒;而通過覺醒,你可以達成“沒有達成”(no achievement),可以達成那已經達成的一切。在覺醒之後,沒有什麼東西存在。覺醒是終極的。


覺醒是靈性進展的終點,無覺醒是開始。無覺醒意味著一種物質存在(materialexistence)的狀態。所以,無覺醒和無意識並不是相同的。無覺醒意味著物質。物質並不是無意識的,它是無覺醒的。


動物的存在是一種無意識的存在,人類的存在是一種頭腦的現象——百分之九十九是無意識,百分之一是有意識。這個百分之一的有意識意味著:你是百分之一地意識到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意識變得有意識,那麼,那百分之一會繼續增長,而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會繼續減少。


如果你變成百分之一百的有意識,那麼你就變成了一個覺知者,你就達到了一個跳躍的點,從那個點上跳入覺醒就成了可能。在覺醒之中,覺知者消失了,而只有覺知保留著;行為者消失了,主體性消失了,自我中心的意識消失了。那個時候,意識保留著,但不帶有自我。圓周保留著,但不帶有中心。


這個沒有中心的圓周就是覺醒。沒有任何中心、沒有任何根源、沒有任何動機、沒有任何出處的意識,一種沒有來源的意識,就是覺醒。


所以,你從無覺醒的存在即原初物質向著覺醒運動。你可以稱它為神聖的,神性的,或者不管你稱它什麼。在原初物質與神性之間,區別總是屬於意識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