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智慧越多越憂傷?》

偉大的智力天賦往往意味著異常敏銳的特質,會對各種形式的痛苦有著高度的敏感。這樣的天賦還意味著一種狂熱執著的氣質,對事物的認識更鮮明、更完整。伴隨而來的卓越的思考能力,和與之相匹配的更猛烈的感知能力,使他們的情感比普通人更為強烈,並深受其苦 — 對他們來說,世間痛苦遠甚於快樂。天資驚人的人極有可能疏遠其他人和他們所做的事,因為一個人自身所擁有的越多,他從別人身上所能發現、得到的就越少。


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三大類:


1. 必需的自然需求,譬如衣食住行這一類比較容易得到滿足的需求,但若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痛苦。

2. 自然的需求,但並非必需,譬如某些感官的滿足,要滿足這些需求相對來說難一點。

3. 既非自然的也非必需的,那就是對奢侈、鋪張或是浮華的無止境的需求,這類需求更是難以滿足。


衡量一個人的幸福若是只看他擁有了什麼,而不結合他想要得到什麼一起作參考,這就好比計算一個只有分子卻沒有分母的分式,是無效的。每個人都期望得到更多,但格局限制了我們的視野,視野限制了我們的所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