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如何幸福度過一生》

幸福的首要因素,甚至,一個人此生存在的主要意義,是由他的內在機制決定的,這是既定事實,也是他內心是否感到滿足的直接根源。
一個人內心滿足與否,取決於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的共同作用,外在環境對人只起到了間接調節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相同的外在環境或外部事件,對兩個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 即便是在無限相似的條件下,每個人都還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人通常容易只著眼於自身,最能直接理解的是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志,外部世界只有在與個人的生活產生關聯時才會對他產生影響。
人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塑造並觀察世界,世界由此為不同的人而呈現出不同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都被禁錮在他自己的意識局限之中,無法跳脫出來,超越不了自己,外援對他的幫助也不大。
自身精神力量如果不夠強大,即便是在親朋好友或是財富這些外界的幫助下,能獲得的快樂也相當有限,只能獲得夾雜著動物性的流於俗套的快樂 — 比如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低級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佳樂趣充其量也不過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
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個性;財富或命運通常只是意味著我們有什麼,或是別人以為我們有什麼。日常經驗也都在告訴我們,人生是否幸福主要還是由主觀意識來判斷,主觀因素遠比客觀條件重要得多。
對一個本身就很無趣的人來說,任何消遣,無論是社交聚會,還是看戲出遊,都無法驅逐新鮮過後的無聊感。而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就連在獨處時,都能在他自己的思想和想像中自得其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