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什麼是好貨幣1 》

加密貨幣是否有價值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在問甚麼賦與貨幣價值。今天我們的「財」「買」「賣」這些字,全部都有貝殼在裡面,是因為創造文字的先民們在上古時期就是用貝殼當貨幣交易的。那些我們去食放題時會丟掉的垃圾貝殼,曾經就是古人們的錢。


為甚麼貝殼會成為貨幣呢?其實人類一開始是沒有貨幣的。交易的東西,全都是實用的東西,例如食物,工具,水果,種子,木材,武器,兒童之類,方法就是跟網遊一樣以物易物,例如我拿個西瓜換你的兒子。以物易物的缺點很明顯,就是交易會很麻煩,雙方的價值常常配不上,而且最麻煩的是商品本身很重很難帶,而且難以保存,或者會被消耗掉。


所以人類以物易物時,會塔一些價值低但是容易帶的東西,去促進交易。比方說,我用西瓜換你的兒子,你不願意,但我西瓜加一個橙再加五個貝殼,可能你就願意了。那種用來填充價值差距,促進交易的東西,就會自然的成為「通貨」。有玩網絡遊戲的朋友們,應該都有經歷過這過程,那就是一開始遊戲是以物易物的,但去到某一點,就會開始有一種東西被當成通貨,事實上我們在每個網絡遊戲都是在重複原始時代的經濟史。


那為何會是貝殼呢?


貝殼不能吃,對人類有用途的是貝殼裡的貝肉,因此貝殼就是我們吃海產的副產品,可是雖然他沒有很實際的用途,不像木與石一樣能做出堅硬好用的工具,它的唯一優點就是足夠的漂亮,讓人願意搜集起來,雖然不能吃但可以製成飾物,而且容易帶領保存,對於吃飽的人來說這東西是有價值的,但單一貝殼的價值又夠低,所以容易填補交易的價值差距;而且製成飾物是飽暖之後才思的淫欲,是富裕的時候才會有用的奢侈,所以他就是富有的象徵。


貝殼的特質,就是成為貨幣的基本條件,那就是「容易保存,不會腐敗」,「就算使用,也只有富裕者才會使用」,「對於貧窮者沒有實用性」。你看加密貨幣,是完全合乎這三項條件的。其中「只有富裕者才會使用」這一點,是因為今天最有錢的人都是一些科網巨頭,這些人願意作為買家,提供美元去背書比特幣,所以也是富裕者給予他價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