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什麼是好貨幣7 》

從貝幣去到數據的進化,我們能看到的是,貨幣是越來越輕,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重量的數據;貨幣是越來越永久保存,自然也是走向物理存在最低的數據;而是越來越沒有實際用途,所以從還能夠做飾物的貝殼,能夠做工具的金屬,變成了真的完全沒有交易以外用途的數據。


去到今天,就出現了兩種分支,第一個是電子貨幣,即支付寶,電子人民幣,甚至 USDT 之類,這些電子貨幣雖然是數據,但背後還是政府背書的貨幣。也就是信用是來自法律的法幣,因此他還是有政府可不可信的問題。


至於當初問的「加密貨幣」,他也是數據,但他的背書方式並不是「政府」,而是他的演算法,靠演算法去令他具有「無法造假」「限量供應」兩個特質,而不依賴任何單一機構與政府。至少比特幣一開始是這樣說的。所以才會跟你講去中心化,超越銀行甚麼鬼的,都是源自這個概念。


但沒有政府與銀行背書,「加密貨幣」的價值何來?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貝殼是因為富裕的人會願意交易,貝殼才有了價值。其實任何貨幣,去到最終都是因為富裕的人願意交易而得到價值的。政府與銀行也是這種富裕之人。


而加密貨幣的價值,就是源自那些願意持續購買加密貨幣的大資本們,可能是科網巨頭,可能是某些投資基金,可能是某些家族資本,這些人因為願意成為接盤俠。價值就源自這些願意接盤,以及持續接盤本身。


為甚麼他們要維護這價值呢?那當然是有利可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