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的特質,就是成為貨幣的基本條件,那就是「容易保存,不會腐敗」,「就算使用,也只有富裕者才會使用」,「對於貧窮者沒有實用性」。你看加密貨幣,是完全合乎這三項條件的。其中「只有富裕者才會使用」這一點,是因為今天最有錢的人都是一些科網巨頭,這些人願意作為買家,提供美元去背書比特幣,所以也是富裕者給予他價值。
較貧乏的狩獵者取得的貝殼,不能吃,但能保存,也不重。都會拿去給食物豐裕者去換取食物或工具,而擁有較多資源的人,願意拿貝殼換他們多餘的食物,拿去做飾物,所以給了貝殼價值。可見貨幣的價值是由富裕者給予的,而且必然是一些對窮人沒用的東西,但當富裕者願意收購貝殼時,貝殼就變得對窮人有用了,用途就是用來跟富裕者交易。這也是因為貝殼來自水邊,而他們需要的是陸地的物產;而陸地的居民們,他們又不那麼常生產到貝殼,互相需求都較多,而使交易成立。
那貝殼這種初期貨幣的缺點是甚麼呢?那就是它的產量其實是難以控制的,畢竟人越吃貝類,貝殼就會越多,所以就會引發無法控制的通澎,需要越來越多貝殼才能買到東西。
這樣貝殼的最大缺點就出來,貝殼雖然相比起其他東西更適合交易,但五個十個貝殼很輕,幾百個幾千個貝殼卻很重,而且每個貝殼大小形狀都不太一樣,因此他的價值還是不統一的。去到大額交易時,貝幣的缺點就非常多,而同時,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有了更多的交易品,其中擁有類似貝殼特質的慢慢被視為貨幣。例如鹽,香料,胡椒,都某程度上可以當成通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