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準主義的第一個步驟,是學會辨識「大多數的瑣事」和「少數重要的事」。
我們應該注意,正確辨識出兩者的方法,並不是「盯著眼前的事情」一直看,而是要創造出一個空間和時間,讓自己退一步從大局的角度去觀察。聚焦靠得不是一直注視著某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調整和適應視野。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聚焦在這些事情上面,做出正確的判斷。
因此,為了擁有「焦點」,我們必須逃離日常以便聚焦。
作者說:「當我們說到焦點的時候,指的不是挑一個問題或可能性,然後著魔似的思考它。這邊指的是聚焦,是為了探索 100 個問題和可能性而創造出空間。」只有當我們在每天的生活,都「刻意」安排出一個時間,用來思考和規劃,才有可能判斷出哪些是「瑣碎的事」、哪些是「重要的事」。
只是稍嫌可惜的地方,在於判斷瑣事和要事之間作者並沒有提供很具體的「挑選原則」。
我認為,一旦我們替自己預留了時間和空間,就可以用「艾森豪矩陣」這套方法,從急迫性和重要性的兩種角度,來對每一件事情做出輕重緩急的分類。我自己習慣在每天早晨起床,就使用子彈筆記安排當天的重點任務,利用艾森豪矩陣,把「重要/急迫」和「重要/不急迫」的事情安排上去,捨棄掉其他不重要的。你可以在每天都預留一個固定的時間,用來安排優先次序。
如同作者所說:「我們的最高優先事項,就是保護我們排定優先次序的能力。」記得讓自己退一步,重新檢視,重新聚焦。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