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禮記‧大學》
高度競爭的現代社會,各種紛擾及資訊洪流,使人感到心生困惑、焦慮不安。此時若能建立正確的處事態度,保持清明的理智與沈穩的情緒,遇到任何事皆能波瀾不興、處變不驚,如此便能在紛亂的世事中,保有一方寧靜的心靈空間,獲得平安。
因此,二千多年前的儒家經典《禮記》便提出了「定、靜、安、慮、得」的五個進程,作為學習知識與修養道德的方法與步驟:確「定」心志、沈「靜」心念、「安」寧身心、謀「慮」心思、修「得」道心。如果我們能逐一做到,達到修己至善的境界,自然做人處事,皆會有所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