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什麼是好貨幣6 》

用張有法律的紙當貨幣,這件事的缺點就是濫發,但優點就是用錢可以放銀包裡真的很方便,而不像勇者鬥惡龍一樣要背著幾萬個金幣去買傳說之劍。那只取後者的優點就行了吧?所以紙幣沒有消失,如果法律能有效確定紙幣能夠兌到貴金屬的份量,也就是法律可信的話,人類就能維持對紙幣的信心,那就是我們之後看到的金本位銀本位,去到十九世紀這就成為了主流。也就是說,十九世紀時的貨幣,大多是今天的「紙黃金」,你一張紙就代表了多少重量的金,銀行擺在那邊你隨時可以換。


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黃金聚集在美國,導致了已無法實行金本位,去到布列森林體系這件事就不重複了。二戰之後,隨著電腦的發達,很注重通訊的銀行很早就使用了電腦,大部份是二戰之後出生的我們,一出生我們的錢已經大部份是銀行戶口裡的數字,而且自少已經有自動櫃員機。


實際上,就是電腦裡的數據資料,以及數字而已,也就是說我們的錢早就變成了各種有法律背書的數據,紙鈔,金屬實幣,電腦數據,只是法律定義的錢下不同的形式存在,而且可以互相轉換形態。


那其實已跟加密貨幣越來越相近,那就是「錢只是個電子紀錄」而已,只是自動櫃員機的存在,使我們可以將這些電子紀錄變回鈔票,我們心裡就踏實。但其實他早就已經是一個一堆數據,但隨著我們網上支付,無現金支付,線上服務越來越發達,我們越來越不用碰到那張紙與硬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