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誌向一旦定在修德證道這個方向上,以修德為樂,以德心為上,破私立公,以守德、持德、行德、累德為宗,心中自會清靜,知足為樂,隨遇而安,隨緣應世,一切順自然,心中大自在。
即使處在當今物欲橫流、濁浪滾滾的火宅中,也不被物欲所動,不為金錢名利所惑。
人心中若認準了道德的定向,有了唯道德是從的宏願大誌,心中有了主張,一心向德,別無它求。確立了這種大誌向之後,才能排除一切私欲貪心,心中道德自然而生,道光德能與日俱增,如此心中必然常清常靜,愈定愈靜,沒有凡心俗欲之苦惱。
“靜” 是心地清靜,無私無欲,物我兩忘,心不隨外境所牽,意不隨物欲所動,無論是順境中的燈紅酒綠,不迷不惑,不貪不占,心如止水;還是逆境中的腥風惡雨,坎坷跌宕,即使面對滅頂的壓力,再惡劣的外環境,都能靜心以待,大誌不悔,坦然面對,德一之心氣貫長虹。這就是修養者的“定而後能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