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統一,易保存,不能吃,雖然成為貨幣需要三個條件,但他們不是好貨幣,因為好貨幣需要第四個條件,「供應受限」。雖然有以上三個條件的會成為貨幣,但只要供應爆量,他們就會慢慢不適合再當成貨幣,因為這些東西一旦因為供應大增而跌價,都會使貨幣變得笨重。
這樣加密貨幣,至少比特幣是合乎這一點的,他一開始就限制了比特幣的供應。因此他也合乎好貨幣的條件。
比起貝殼與鹽,金屬能夠鑄成同一重量的貨幣。他的價值就相對比較可算,可統一,而且還能夠鑄成不同的大小,例如一錢,一兩,一斤,自然也更方便交易與收稅,自然就可以淘汰貝幣這類較原始不方便的貨幣。而且金屬的價值比較高,所以他鑄出的貨幣就比較輕,一個很輕的金幣可以有相等於巨量貝殼或鹽的價值。
所以金屬貨幣成為了人類貨幣的主流,雄據了整個中世紀,去到今天我們還是用金屬貨幣。各種不同等級的金屬,從金銀銅鉛會製成不同價值的貨幣,而人類的貿易長期都是靠這些去做交換的。
但金屬貨幣又帶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造假。因為金屬貨幣是工業品,鑄幣這件事就有很多造假的空間,例如混入較劣的金屬,或者偷工減料,弄出金屬成份較少的貨幣,董卓在三國演義中的「鑄小錢」就是這回事。不論是董卓的鑄小錢,還是劉備的直百五銖,都是發行劣幣,三國演義整本書講的就是一群人怎樣用較低成本去發行貨幣去牟利的故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