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和生活品質差並不相等,事實上現在最窮的一群人,生活品質比20年前最窮的一群人好很多。
當然不管哪個時代,沒有人要當窮人,即便生活品質可能已經不差,但貧窮代表的是沒有選擇,自然感到痛苦,也就是窮人可能不是吃不飽,而是只能選最便宜的吃,髒一點、油一點都只能接受,天冷想要喝碗熱湯也負擔不起,別人講究、自己只能將就。
但如同前面所說,生活品質其實是持續且甚至指數型在好轉,以前有太多事情你真的得花很高的價錢才能獲得服務,但如今你可能拿起手機問一下AI就能獲得有模有樣的法律、醫學或是財務建議。完全免費!這也就意味著,連因貧窮而受限的選擇,也開始變多了起來。
所以有人會悲觀,覺得貧富差距擴大,未來過苦日子的人會越來越多,但實際上窮人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過苦日子的人非常少。
但這種悲觀本身就是一種限制,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也就是當你相信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你又無力可逆轉,你就會開始放棄改變。
你有個念頭,以前你得去花錢問律師這樣有沒有問題,但你沒錢給律師,只好放棄這個點子。現在你可以先問問ChatGPT,可是你對未來的悲觀會讓你連問都不問,甚至你連什麼是ChatGPT都不好奇、不在乎,不是世界不再有機會,是你已經失去對未來的想像。
所以改變首要是什麼?相信。在魔法的世界,無法想像的事情就無法實現,其實在現實世界也一樣,你不相信的話,我跟你說這本書你看一下,你也不會去看,然後你就真的完全改變不了。不是我的錯,也不是書不好,而是你沒有任何動作。
相信之後呢?做出選擇。窮而選擇有限的確很痛苦,但你得做出更痛苦的選擇,每天讓自己比前一天多進步一點,你想要變好,就得堅持做出艱難但正確的抉擇。
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正確的選擇,不是事後看起來自己睹對了的那些,而是自己明知很痛苦還是咬牙往那邊走,結果帶來越來越多的選擇。你省下一點錢,定期定額開始投資,肯定無法翻身致富,但自己的確多了很多原本沒有的選擇,在機會來的時候可以買一個新工具去掌握,你開始變得富有,不是錢多而是你可以選擇。你開始每天跑跑步,精神變好、睡得更好、也不太容易生病,然後你又多了很多選擇。
最後你發現,你也真的不那麼擔心錢了。
正確的選擇,是那些可以為你帶來更多選擇的艱難選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