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覺知的重點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這是一個不覺知就會死的時代。


不一定是肉體的死亡,而是靈魂的失語、心智的崩壞、存在的枯萎。


當然,你可以選擇繼續打開遊戲、滑開短影音、笑看脫口秀、追無腦劇。也可以選擇打開一本書、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念頭、重建生命的秩序與深度。

你的選擇,正在決定你是「醒者」,還是「被馴化」的角色。


當你開始覺察,你必然會問一個問題——誰在操控我的專注力?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你以為自己在主導生活,其實你早就被演算法牽著鼻子走。你看的每一支影片、你點的每一個連結、你停留的每一秒畫面,都在被分析、被紀錄、被反向餵食。你以為你「選擇」了它們,事實上,是「它們已經知道該怎麼讓你選擇」。


這就是最大的悲哀。當一個人連自己的注意力都無法掌控,何來人生的主導權?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感官主義」的世界——一切重視的都是刺激、快感、速度與情緒,而不是深度、理解、真實與內在建構。


你快樂,但空虛;你興奮,但無知;你焦慮,卻說不出焦慮的根源;你疲憊,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消耗什麼。


你難道沒有隱隱約約的覺得這個世界不太對勁?


這不是單一個體的失衡,而是整體人類文明正在走向一種靈魂乾枯化的集體病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