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我想要甚麼?》

我當然都想在工作中得到成功感, 金錢回報永遠最實際,但升職加薪已不再是工作目標,而是在工作中我能夠學習到多少、突破到多少、得到多少?


我想工作充實,但我亦想生活平衡而豐富,而非只有工作。於是和昔日不同,衝?我可以衝,我也仍然願意去衝,但有時限,也有底線,不再沒完沒了地不分日夜工作,不再事無大小都用同一種盲勁與最大力度去做。事有緩急先後,而我的私人生活時間比工作時間更加寶貴,任誰做老闆或上司,對於自動不斷超時工作的員工永遠無任歡迎,所以,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才可以盡力捍衛。


除了工作,我還想休息,還想娛樂,還想運動,還想社交,或是單單宅在家裏放空,躺在床上看幾頁書,窩在梳化上喝兩杯紅酒,看一齣 Netflix 電影。總之,我工作是為了生活,所以我不可以因為工作而放棄生活。我知道我想要的不是一味的衝,而是在人生各方面取得一個平衡,令自己不只有生命,而且來得更豐盛。


所以,如今的我會計算!


我會衡量今天我已盡心盡力工作 8 小時,下班就該盡情休息、盡情玩樂。準時下班並沒有虧欠誰,不過是尊重合約精神。如果工作時間沒有用心去做,那超時工作也只是演一場燃燒青春又浪費時間的戲,沒意義。如果工作時已盡了心,那下班應該坦然無懼、問心無愧,安安樂樂,不必多慮。


長命火就長命救,長命工夫長命做。


如果今天再衝也不會做得完的工作,先放下,明天再續,休息就是為了走更長的路。走不完,不會死;有一天不想走下去,也不用死。打工只是買賣時間,並不是簽了賣身契,有一日如果不幹了,或者生活會窮一點、會難一點,但也不會立時就死去。不快樂、無自由才是比死更難受。


人生永遠都有選擇,只是願不願意付上選擇的代價。


人生總有選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