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天才是什麼?》

倪匡曾說過,「人類之所以有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這令我思考,推動社會進步的,究竟源自反叛抑或天份?


耶魯大學音樂系教授Craig Wright為此著書立說。他2020年出版的《The Hidden Habits of Genius》帶讀者穿越古今,一窺許多偉大天才如達文西、莫扎特、畢加索、愛因斯坦等人的生活,內容豐富多采,遠超一般非小說。


我猜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怎樣才算天才?神童等於天才嗎?


首先教授一錘定音,指神童不等於天才。神童也許具備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如下棋、音樂、游泳或數學,但這只是「早熟」,表示他們年紀輕輕就做到一些成人才懂的事,若他們在17、18歲前仍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創作力,則「有效期」後便與常人無異,並非天才的料。因此許多「小時了了」的神童最終沒成為天才,而許多天才小時候也不見得是神童。


按這個標準,教授Craig Wright認為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也不算天才,因為他的專長在表演而非創作;而那些可以背誦π後面幾萬個數字者,更非天才。


教授在書中最後一句結論,就是擁有豐富創作力的,才可稱之為天才。


此外,天才也常展現愛打破常規的反叛,不是聽話的「乖寶寶」。近年最有代表性的天才人物如Steve Jobs和Elon Musk,都是喜破舊立新的表表者。正因為他們無法從「常設」的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才會自行開創出新天地,並成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