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視野是學習的一部分,所以要討論視野,得先把學習簡要分成三層次。
第一層是知識,可以充實腦袋,第二層是知識+體驗,可以運用知識來感受和體驗世界,第三層是則是知識+體驗+自我成長,把知識和體驗帶來的衝擊化為己用,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第一層的學習可能哪裡都有,但是第二層與第三層只有視野獨有。
第一層:知識的吸收
第二層是知識與體驗的結合。這一層跳脫書本上紙上談兵,實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這層次的學習,來自於看得見的新奇與差異。
第三層的改變是自我的成長,來自知識和體驗對自我的衝擊。多元的環境常常帶來很多意外,讓我不得不改變和成長。
再聰明的知識框架,在危急存亡之秋,根本沒用。我明白自己的無用與渺小,學習謙卑、學習同理、學習接受世界的不公、學習培養心裡的韌度,即便這些成長,一點也不舒服。
人們相對成熟,因為大量的新體驗就會帶來新的好奇、問題,和麻煩,所以我們快速成長。但要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經歷這麼多的害怕、崩潰、徬徨、困惑,又必要嗎?今天的我是有所保留。
不過, 你問我最大的學習是什麼,他說:「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是說更聰明的人、更成功的人、更善良的人,卻說更好的人。因為在不斷地衝擊下,原先的驕傲與偏見的終究脫落,太多新的感受、價值進入又脫離原先的系統,
所謂更闊更大的視野,真的只能用「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攏統概括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