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福利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有人買單》

談社會福利這件事,最常被忽視的問題是:錢從何來?羊毛畢竟出自羊身上,政府提供的津貼,福利,都有其源頭,源頭在哪?


福利越多,津貼越多,給得越慷概,背後就是越重的稅,歐洲國家的稅負有多重我相信大家都有耳聞,政府要開越大的福利,就越會開徵薪俸稅,開徵消費稅。而最後負擔這個稅的又是甚麼人呢?諷刺地,那就是年輕人,因為他們就是工作與消費的人,自然也是被課稅的人。況且社會福利也不僅是兒童,老人才是社會福利要照顧的大宗,然後他們的人口多票數多,在民主社會中自然也是要好好尊重,而現代社會人人都頗長壽。


人們是有同理心的,我們自然希望老人要照顧,兒童要照顧,孕婦要照顧,傷殘要照顧,社會福利網要包括這些人大家都沒甚麼異議吧?既然我們都決定要花這筆錢了,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向誰課稅,答案是... 年輕人。


福利越好的國家,年輕人的稅負就越重。結果稅都課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打工的收入被課一筆,消費個甚麼又要被課,創業要被課,政府可沒有條件減稅,因為福利開支只會越來越大,而最終的結果是年輕人買單。


全球化最大的意義,就是資本的自由流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股票,有玩美股嗎?美股常常有些十倍股如 TESLA,所以很吸引,但你想想,在二十年前,哪有這麼多人玩美股,因為要玩是有點麻煩,現在你只要裝個手機 APP 就已經可以自己操盤了。然後全球大公司任你買。現代的資金流動與資訊流動,比起以前要容易多了。


連你我都能這樣流動,國際企業們能用的工具更多,他們作為集團,可以把法人放在任何國家... 那當然在低稅國家,網上付款收款的國家也可以是外國,可以任意調動收入,轉移支出,資金今天如此自由,而政府的法律卻受限於國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