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窮人是否就該有窮人思維?》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記憶呢?有沒有長輩跟你說過,讀書識字的話,才能夠晉身上流階級。特別是對於出身貧寒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就算不從父母聽過,也應該會從教師聽過。簡單來說,我們現在的貧窮與苦難,只要透過教育就能夠改善。


教育能改善我們的處境的原因,就是使我們的階級向上流,不再是社會底層,赤貧,將來可以當教師,當工程師,當醫師,當經理,我們都能夠當中產階級。當然如果你不讀書,你的未來就只能當藍領,維持現在的階級,繼續貧窮。


至於這是否事實呢?先不講社會上的地位,從經濟來看,蓋棺定論,這二十年最能夠令你財富增長的,是持有資產,特別是房地產。越者買,你的得益越大。而怎樣才能夠令你早買呢?就是出得起頭期款,而怎樣才能夠出得起頭期款呢?有人借給你,那個是誰呢?不少人都是父母。不是不能靠自己儲蓄,只是用「儲蓄」這種方法,需要的一定是時間,那代表你一什會比起別人遲買,更不要說資產價格也會依時間而增長,也就是說:你就算很努力,你正常來說是追不上起步點高的人。


如果你很本事,你可能會跟一些比你階級好,但是非常沒出息的敗家子,拉近一點距離,其實有沒有拉近也很可疑,如果別人有十個房子等著繼承的話,可能你很有本事你還是被越拉越遠,畢竟資產增值是幾何的,而你再努力用時間去錢,也很難是幾何。


當然這世上總有些創業天才,甚麼劉邦朱元樟之類,厲害到可以乞丐變皇帝,這些孤例毫無意義,因為他們明顯不是大部份人。我是說,「我認識有人XXXXXX」去反例一件事沒有意義,因為現在講的並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很低,我認識有人會懂超能力不影響人類普遍是沒有超能力這論點。


這篇文不是抱怨社會不公,階級複製的,以上說的東西,只是想說在一個「房地產是主要致富方式」的經濟體系裡,教育真的不會改變階級,你由一個窮學生變成一個窮工程師,窮學生變成一個窮醫生,窮學生變成一個窮經理。你的生活與收入有改善,但你的階級不會改善,你的階級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上一代。


我真正想反駁的,是把「教育」當成階級問題的解方,長輩叫你受教育不是錯的,教育能改善你的處境也不是錯,但教育會提升你的階級卻是錯。教育讓你變得更有能力與擁有更多機會,使你在自己的階級上能夠成為活得較爽的人,但你還是你本來的階級,你是草根階層當了醫生,你就是一個草階階層的醫生,在別人的父母 給首期他孩子置業時,你可能正在用你的高收入幫父母還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