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高官的權力來源》

至於高官的 power base 是甚麼呢?是「體制」,說白的,就是統治他的人,或者加一點他體制內的同事,跟你們這些百姓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港督需要討好的是英國政府,因為給予他權力的就是英國政府,不是你香港人;廣州將軍需要討好的是慈禧太后,不是你廣州人,因為給予他權力的是慈禧太后,而不是你;香港的高官服務的對象當然也不是你,你再生氣再討厭他,你也不是他的權力來源。


在他們之下,要討好的,也只是同事,也就是底下執行的小官吏們,因為他們陽奉陰違或者做得不賣力,也會令他們要做的事做得失敗。王安石與范仲淹就是好例子,不得底下官吏支持的大官,雖然有權力但是底下的人只會搞破壞,懶散,或者以最惡劣的方式去實行你的命令。所以他們也盡可能的討好同事。


至於人民呢?很遺憾的是,不僅他排到最後,絕對是統治者與同事甚至外邦之下,作為一個官僚,是否搞得天怒民怨,其實不那麼重要,甚至天怒民怨才好。


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們要做的決策非常的簡單:就是繼續用這個官,或者用另一個官。可是決定的標準絕不是那個官是否受人民所愛戴,而是相反,是那個官的行為,實際上是有助保障統治者的權力,還是動搖威脅統治者的權力。


當官要受人民愛戴,只是你們這些升斗市民一廂情願的想法,實際上對於統治者而言,受人民愛戴的官僚才是最差勁的,因為這種人有變成政客的潛力,有可能成為真正的領導者。一旦權力有危機時,不聽指揮,甚至割據自立的,往往就是受當地民眾愛戴的地方官。劉邦稱帝後,聽到蕭何受人民愛戴之後,不是開心而是生疑,結果蕭何立即跑去做壞事,令人民痛恨他,才能夠保存性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