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東南亞奇特的多核心朝貢體系4》

18世紀後期開始,泰國成為曼陀羅體系的中心。


重建以泰國為中心的曼陀羅體系,是泰國復興路上的重要一步。在反擊緬甸期間,曼谷王朝還特地強化了對其泰北各邦的控制,從而逐步將蘭納納入以曼谷為中心的泰國曼陀羅體系核心圈。與此同時,泰國的曼陀羅體係也向南部馬來半島擴張,一度要求當地小國奉行比以前更為嚴苛的朝貢制度。


此外,泰國也趁中南半島腹地的寮國分裂衰敗之機,大舉入侵。一部分寮國領土直接劃入泰國統治,另一部分則被列為朝貢國。但在柬埔寨方向,泰國則遇到了其另一勁敵——越南。19 世紀上半葉,泰越兩國曾為了爭奪柬埔寨的控制權而多次爆發戰爭,一時間難分上下。1846年,兩國才簽訂協議,正式確認雙方均為柬埔寨的宗主國,兩國勢力範圍各佔其一半。


泰國在 19 世紀所復興的曼陀羅體系僅僅是曇花一現。隨著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的滲透日益加深,東南亞曼陀羅體係也逐漸被西方列強所主導殖民體系所取代。但泰國也抓住時代機遇,完成了曼陀羅體系在近現代的轉換。泰國通過出讓一部分東南亞小國的宗主權,換取了西方列強對另一部分小國宗主權的確認。比如其原本在寮國、柬埔寨擁有的宗主權,轉讓給了法國;在馬來半島的利益,則與英國劃而治之。當然,這也是劣勢下的無奈之舉)\。


在東南亞紛紛淪為歐美列強殖民地之時,泰國得以倖免。


泰國巧妙地化危機為轉機,牢牢抓住這次西方列強侵入東南亞的機會,重新與邊境少數民族談判,將外部威脅轉化成自己加強集權的手段。比如當時藩屬性質的泰北各邦,在19世紀與毗鄰的英屬緬甸發生了不少衝突。曼谷方面一邊代表番邦向英屬緬甸爭取利益,一邊藉口加強了對番邦的控制,在財政、司法、外交、內政等領域獲得了實際上的控制權,完成了泰版的改土歸流。到了1932年,泰國正式在當地設府,完全將泰北收編到中央政府管轄之下,完成了從朝貢關係到央地關係的轉換。


與泰國將全國都轉變為直轄的「府」相比,緬甸的行政區主要還是分為省和邦,這種分野與緬甸國內分散的多元民族有關,在全國一體化以及凝聚力方面,緬甸仍然不及泰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