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是創意》這本書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字就是「實踐」,而這個字就是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he Practice》。作者發現很多人不願意實踐,是因為他們想要獲得的是一種「保證能得到的成果」。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比較喜歡遵循一種標準的「模式」,就像是職場上常聽到的 SOP。在標準的資本社會裡面,這種模式會促使我們消費跟服從。我們會相信一個道理:只要我按照別人告訴我的方法去做、按照公司指定的方法做事情,就保證能獲得報酬,然後就能夠消費買東西,接著在繼續遵照步驟做事情,獲得保證的結果,然後繼續消費。
這種心態,會導致人們只想做那些「保證有成果」的事情,而這也是抹煞創意的兇手。
作者提倡的方法是「實踐」。實踐是要求我們投入全力來處理創作的「過程」,而不是過度地關注「結果」。我們必須養成日常習慣,每天都致力於改進我們的實踐。這些實踐就像是:試著寫一篇文章、試著畫一幅圖畫、試著採取一個新方法領導下屬。這種實踐是真的採取行動,但是不保證能獲得成功的結果。
實踐雖然無法讓我們預知結果,但無論結果如何,實踐都有它的成效。因為最差的情況也就是此路不通,繞道而行。但是如果成功的話呢?那就是人們口中的「創意」。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寫道:「實踐不是為了達到產出的手段,實踐的本身就是產出。實踐是我們唯一能掌控的部分。」我們無法保證自己的產出是有創意的,但是缺乏了實踐,就不會有產出,也就不會有創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