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虛榮心》

有虛榮心不是問題,要問自己你這個虛榮心是內在導向還是外在導向?


內在導向的虛榮心是:我炫耀我喜歡的東西。

外在導向的虛榮心是:我炫耀是為了大家喜歡我。


低收入群的人買名牌的虛榮心,更大的可能性是外在導向。


科學研究中,把高和低經濟階級的人放在一起,就算表面上沒有標籤每個人的地位,他們發現那些階級低的人,會比較主動的去取悅他人,會更友善。反之,高階級的會比較被動。


在美國的一項統計發現貧富差距越大的州,該州名牌包、錶、衣等的網搜率是最高的。這會不會也是比較窮的群體,希望透過名牌來擠入有錢人圈?

另外一個經濟統計發現如果你家庭的收入比鄰居低,你會有更高機率買名車。


這兩個研究讓我們看到近距離的貧富對比,是對窮或中產階級的人有壓力,而這些壓力可能就會推動一些人用名牌來包裝自己,不讓人知道自己是窮的。

高價名牌的主要客戶群,不是窮人,也不是有錢人,而是想裝有錢的窮人。


所以有為數不少的名牌客戶,是要存了很久的錢才可以去買一個名牌來穿戴,但這只會為窮人製造更多的財務壓力。


名牌就如同宗教信仰,它只是一個人們給予含義的符號。你買名牌不是買了財富,而是買了財富的替代品。


甚麼叫做財富替代品?


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是很辛苦的,你要下很多功夫,面對很多未知數和承受很大的壓力。反之,存了一年的錢來買象徵財富的名牌,讓人們覺得你是有錢人,是相對的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