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齋藤孝,他的作品涵蓋教育、學習、閱讀與思考領域,同時也是一位熱愛閱讀的愛書人。致力提倡「讀書習慣」的他,對於網路和數位化帶來的資訊爆炸,他在這本書的開頭這麼評論道:
「網際網路雖然有大海之稱,但十之八九的人都像在淺灘上撿拾貝殼,鮮少有人潛入深處。明明只要潛下去,不但可能遇見不曾見過的深海魚,還會發現一望無際未曾見過的世界。所以即使面對同一片海洋,但會怎麼做卻因人而異。」
他認為觀看說書影片、閱讀網路文章都無法取代讀書,因為讀書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吸收資訊,而在「體驗」。只有當我們投入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才能深刻體驗到書本作者的思想,進一步鍛鍊自己的思考力和人格素養。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不斷思考作者說的這句話:「一旦養成讀書的習慣,讀起書來就會越來越輕鬆,而且能漸漸深化知識、思考與人格。」對於我自己而言,養成讀書的習慣之後,的確為我帶來了三個階段的成長,以下我將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到一張圖上。
閱讀使人生更深刻
最近我讀到兩本同樣是談閱讀的書,《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比較偏商業書籍的閱讀指南,談怎麼去蕪存菁和畫重點;《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則額外涉略了更多人文哲學的範疇,談了更多生命的意義和思想的境界。
這本書也讓我領略到從作家齋藤孝這樣的愛書人眼中,透過閱讀讓他看到了什麼樣的世界、開拓了什麼樣的視野。他在書中還推薦了40多本橫跨不同領域的經典書籍,我也挑了一些放到自己的待讀書單中。
總結這本書給我的收穫,想要達到「讀書能抵達的境界」,我們可以用「由外而內」的方法,從知識、思考、人格向內探索。我們也可以「由內而外」,從生命的意義、心中的典範、採取的行動逐漸改變自己的人生。
讀書,是生而為人才能領略的喜悅,是我們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深度的最佳手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