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不完美就是成長和改進的機會》

「化為水」並不是要我們嚮往完美,因為完美就像是難以伺候的主人。


書中指出,化為水並不是要控制一切,因為控制就像勒緊脖子的枷鎖。現在我們就先把完美與控制想成這樣吧。人生持續在我們眼前展開,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每次不完美都能替我們創造學習的機會,藉此成長並付諸實踐──而這正是人生的完美之處。


只要實踐那些曾挑戰我的事物──接受、耐心、愛、改變──我就能夠獲得自信,直到實踐的技能成為習慣。真正的完美,應該被視為能夠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我們實現的最終成就。如果能夠接受這個概念,你就能把人生的不完美之處,當作為了達到完美的課程,與成長和改進的機會,而不是將之看作成功與否的指標。


李小龍曾經說過:「請記住,我不是老師;我只能充當迷途旅人的路標。該往哪個方向走是由你決定的。我可以提供經驗,但絕非結論,所以就算我說了什麼話,你還是要澈底審視之。我或許能喚醒你的意識,幫你發現與檢視問題。好老師的功能是指點方向,而不是給予真相。」


他也提醒我們,不是要努力尋求資訊,而是要「努力尋求理解」,因為「重點不在於你學到多少事情,而在於你吸收、實踐了多少學到的事情。」這個觀念很像我自己曾經寫下的:「不要求記得,而是求理解」,我們是因為先理解了,才記得住;是因為實踐過,才變成自己的養分。


書中提到,不管什麼時候,李小龍都會寫下自己的想法,並主動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他並不是寫傳統的日記,當然也就沒有保存日記的習慣,但他的確會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度,誠實寫下自己的想法、目標、夢想與假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