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是來自稀缺,利潤是來自需求大供應少,待遇是源自利潤,這是我們討論任何薪資待遇經濟問題都不能忘了的基礎。所以要改善某些產業的待遇,或者找到工作,是應該想怎樣為產業製造更多的需求之餘,也只能限制投入的新勞動力,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制度,法律,牌照,去保護某些產業。
不要妄想挑戰供求機制,也不要在任何時候忘了他的存在。說白的,任何賺錢的學科,要進去也多數比較難,讀得比較辛苦;那些待遇不好的學科,不少人進去時卻能受惠於較低的門檻,畢業比較輕鬆;至於那些學歷門檻不高但能賺錢的工作,例如當兵,工地,不少人都不想做;這些都是供求機制的表現,誰不想要找一個既喜歡,又輕鬆讀完,又高薪的工作呢?但現實是,三個條件往往只能滿足一個,甚至一個都滿足不了,這就是現實世界。
要賺錢,就只有找出稀缺,然後滿足他,此為正道;或者,在你能夠滿足的東西上,製造稀缺,正道是你自己去聘用人,但也可以是邪道。比方說香港不少人發財,就因為人為地製造了居住空間稀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