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不必多,但要好》

一旦察覺到自己狀態不對的時候,真的一定要警覺。人生是長期的競賽,我們不能因為某些人、某些事,去影響自己太久,耽誤太久的話,你會發現自己就像陷在沼澤裏,再也上不來。


你現在狀態不對,你就得改,你不能因為一件事情影響你太久,太耽誤事,成本過高,太不划算了。


余世存在《時間之書》中說:「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八月九月自有答案。」


真的不用過度擔憂未來,如果你想做一件事,請馬上開始,不要等待。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有時候打敗你的不是生活和磨難,而是「再等等」。


一個人想要變得強大,最重要的是懂得面對自己所有的恐懼。做不做得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嘗試理解自己、成全自己。


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議論我們無法制止,不如就埋頭將自己能做的事做好。起碼這樣,才真正對得起自己。


「希望每天記得愛自己多一點,別人是會離開,但你自己一直都在,所以每天要好好吃旱餐,房間裏常備鮮花,偶爾給自己買禮物。生活的祕密不過如此,那些平靜之中留在你生命裏的,就是你想要的,也是真正屬於你的。不必多,但要好。」


要相信熬過這段低谷期、所有的美好都會奔你而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