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別人怎麼知道我是誰》


二十年前,อำนาจ รัตนมณี Amnat Rattanamanee (以下稱為老闆)辭去朝九晚五的穩定上班族工作,開了一間小小的獨立書店叫做 ร้านหนังสือเดินทาง Passport Bookshop。當時,身旁的朋友都疑惑極了-「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多年來,他也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而每次都毫不遲疑答出的那個答案,就成了支持他一直走下去的動力。


現代網路媒體發達,造成大家很容易去比較,甚至是跟一個陌生人比較。但其實社群媒體就像一個小框框,每個人都只想將美好的一面放到這個框框裡,但當我們看見別人放到框框裡的光鮮亮麗時,我們很容易一口斷定他的生活就是完美的,甚至產生比較心態而感到痛苦。


但這未免太過武斷,因為那些是被挑選過的內容,並不是生活的全貌;我們無從得知螢幕另一端的人是否真的如他看起來的那樣快樂,若只透過片面資訊去認識一個人,很可能簡化了他的成就或忽視了他的痛苦。


ฉันก็มีในสิ่งที่ฉันมี เขาก็มีในสิ่งที่เขามี

I have what I have. He has what he has.


「比較的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成為自己不想要的模樣。」當他在二十年前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而身旁的朋友可能一步步升遷、加薪,他說當然也會不自主地去跟同儕比較。但每次他都會問自己-「ฉันอยากเป็นอย่างนั้นหรือเปล่า 我想成為那樣的人嗎?」倒不是說他的朋友們多麼壞,而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藍圖本就不同,不必事事與他人比較。


就像每個人都在玩不同的運動,而你卻硬要拿別的運動規則套到自己身上,那自然怎麼做你都覺得是錯的。老闆表示,他能夠不管他人眼光、持續開這間書店這麼多年,就是因為他常常問自己-「ฉันทำสิ่งนี้ไปทำไม 我為什麼做這件事? ฉันต้องการอะไร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這是看起來很簡單、但背後要思考的層面相當深遠的問題。但當你一旦想通了,這個答案將能支撐你繼續做著現在的事,成為你最忠實的動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