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躺平的人差不多等於財富自由》

最近不論是中國,台灣還是香港,都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那是否代表沒有人失業呢?並不是,年輕人多的是,只是他們不願意成為勞動力,不願意走進工地做重勞動,不願意走進工廠當工人,甚至不願意當餐廳的服務生。


這些年輕人可能寧可為外賣平台送外送;或者去做一些收入不穩定又低但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例如網紅;或者更直接一點,索性正職兼職散工都不做,而成為低收入人士。當然會有人問,收入那麼低怎樣生活?


基本上分為三種主要的形式,第一種是自己之前因為任何原因賺了一筆錢,然後提早退休,世人稱這為「財富自由」;第二種是父母有錢,或者繼承遺產,這叫啃老;那麼沒賺過甚麼大錢然後父母又沒甚麼錢的人呢?透過低消費的生活,每天吃便宜食物,盡量不買東西,以最便宜的娛樂度日,那就叫躺平。


最近香港就有人罵年輕人「不要躺平」,要「地獄式工作」,那當然是所有人都當他發神經。其實中國也是這樣批評年輕人,但狗吠火車得回的只是無視,選擇躺平的人連父母都管不著,誰會因為被一個陌生人罵一下就跑去工作呢?他們的反應很正常,我詫異的是香港那一堆權貴竟然會說這種蠢話,就像發願一樣,事情不如自己意就罵人,以為可以罵到事情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卻完全沒有研究或想一想這情況是怎樣形成。


所以為何年輕人不像上幾代那麼勤力,而選擇躺平呢?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為社會的物質生活改善,生存變得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