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找出飛輪的七大步驟 》

 


STEP 1. 從優秀中篩選

建立優秀表現清單,列舉出你的企業過去顯著又得以複製的成功案例,這其中應該包含一些超乎預期的新措施和新產品。


STEP 2. 從失敗中檢視

整理一份失敗與失望的表現清單,其中應該包含一些你的企業徹底失敗或結過遠低於預期的新措施和新產品。


STEP 3. 比較成功與失敗

比較上述兩份清單,自問:這些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能帶給你什麼靈感?其中又有什麼可以成為打造飛輪的必要元素?


STEP 4. 篩選元素成飛輪

篩選出元素後,試著排出自己的飛輪,盡量保持在「4~6項」之間,然後再度自問:這個飛輪是從哪一點開始轉動?核心驅動力是什麼?他們彼此的關聯與順序為何?


STEP 5. 簡化

如果飛輪裡的要素太多,開始進行簡化到6項之內。


STEP 6. 拿飛輪回頭檢視

確定好飛輪後,拿飛輪回頭檢視你的成功清單與失敗清單,也就是確認「這個飛輪與你的實際經驗是否相符?」


STEP 7. 以「刺蝟原則」來測試飛輪

什麼是「刺蝟原則」呢?畫在圖上是三個圓圈圈,好的飛輪往往符合三個圈圈的交集,這個原則分別是:


原則一:「你們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A到A+」中原話: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都專心致力於能點燃他們熱情的事業。我的意思並不是鼓勵你去激發員工的熱情,而是希望你們找到能熱情投入的事業。)


原則二:「你們在哪些方面能達到世界(業界)頂尖水平?」
同樣重要的是,你們在哪些方面無法成為世界頂尖水準?這個鑑別標準的重要性遠超過核心競爭力。因為擁有核心競爭力,不見得表示你在這方面能成為世界頂尖。相反的,能成為世界頂尖的領域也很可能根本不是你們目前投入發展的領域。


原則三:「你們的經濟引擎主要靠什麼驅動?」
所有「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都有敏銳的洞察力,知道如何才能有效獲取充足的現金和高利潤,並且持久保持營運績效。尤其是他們都發現了單一指標 — — 每X的平均獲利 — — 對於營運績效有巨大的影響。


簡單說就是,你畫下的飛輪「是不是你最投入的」、「能做好的」和「能賺錢的」三個基本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