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追求所謂的自由》

自由這個概念一直很抽象,甚至就連推崇自由的國家的人們也難以明確定義。但是人為什麼想要自由?其實就是因為古往今來人世間不自由的苦日子、苦差事太多,所以才會想要追求自由。被當成奴隸,就是一種不自由,但這種事在古代多著,因此人們想要自由。


自由說穿了也無非是一種自我和他者相互指認形成的鬆散、臨時的狀態。用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年11月26日-1913年2月22日)的語言學術語來表達,能指剩餘的最大化就是所謂的自由,自由就是符號過剩的極致。所以我相信自由是一種遊戲,一種崇高的遊戲,作為嚴肅的玩家要盡全力去參與其中。但歸根到底遊戲也終究只是遊戲。


對於自由意志的執念,那不過是形而上學的舊調重彈,迂腐而無趣:一個拿破崙就令黑格爾進入通靈狀態,仿佛看見崇高的世界精神降臨人世;而咒罵教士文明的尼采也無非是自創一套意志的形而上學,把自己變成一個激情版的柏拉圖。真正得自由理念精髓之思想者,乃從法國哲學家與文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開始。巴塔耶是一個披著哲學外衣的浮浪子弟,正因其行跡浮浪,方知所謂自由實乃孕育於受虐與施虐的倏然快感之間。生命本身並不存在自由,對生命的規訓責罰反而構成了自由的源頭。


若無禁忌,何來逾矩的自由之感?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遊戲,自由這玩意,最主要的是看信念系統。從根源上所有的都是自由的,同時也是不自由的。原因在於,你自已製造出什麼世界,你就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不光你能創造世界,別人也同樣能。說白一點就是,世界的真面目,只不過是個合成體。什麼理論什麼學說,不過是一個個小小世界。你相信什麼,你的世界基本上就是什麼。世界就是一個萬花筒,而人的思維想法和行動。如同光投射在萬花筒般絢爛奪目,這就是人類的文明,人類的歷史紀錄。


追求自由的原因在於,那是人生最好玩的遊戲,如此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