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問就對了》

學習善待自己、給自己喘口氣,還有對別人表示感謝,可以讓你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支持;而這樣懂得開口尋求支持的舉動,很可能會對你的職場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


比較願意開口尋求幫助的人,在職場中的職位比較高。他們的職位都是主管級,而非基層。


隨著歷練漸增,很多人都會學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對自己稍微溫柔一些。同時,我們也發現比較能自我關懷的人,也比較會心存感恩。由此來看,如果此刻我能對自己具備的知識、技能、經驗和人際關係都心存感恩,未來我也會比較能自我關懷。


對許多人來說,「拋開完美主義」是一項挑戰,而自我關懷,包括接受你自己的錯誤,是做到這一點的一大關鍵。將控制權交到別人手中,或讓別人幫助你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人不想開口求援,是因為他們被自己的預設立場束縛了;他們認為其他人不想幫助他們、他們會造成別人的麻煩,或是被拒絕。職位高的人比較不會有這類擔憂。


另一方面,習慣對其他人伸出援手的人,會很了解助人的那份快樂,所以他們或許會預期,其他人在幫助他們後也會得到相同的愉悅感。


也有許多人不開口求援,是因為不想被當作弱者或沒有能力的人。他們會抱持著這種心態「如果我不開口求救,就不會被拒絕。」這是很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不論是基於什麼原因,被別人當面回絕,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負面情緒,而這些情緒都可能打擊到自尊心。


有多少人會因為一次的邀約被拒,就永遠不再對其他人提出邀約?這一點與每個人的復原力有關。


樂於助人的人會比較能夠開口求援,是因為當我們覺得某些事讓我們很開心時,我們的大腦會釋放多巴胺。所以,如果我覺得幫助別人的感覺很棒,我就比較願意開口尋求幫助,讓別人也有機會體驗這份快樂。


對其他人展現出你的感謝和重視,或許能給他們一股自信,並讓他們有種被珍惜的感覺;反過頭來看,在未來,這可能也會讓他們比較願意對你伸出援手。換句話說,你開口請他們幫忙的同時,也幫助了他們。


不論是於公於私,請對方幫忙做件小事,多半可以使彼此的信任關係更加穩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