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習慣確認身體的感覺》

當我們小時候,是活在一種:「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的教育環境下,我們習慣用頭腦去壓制我們的身心感受。長久下來,就容易跟自己內在失連。


煽動不安的資訊,由於刺激性強,容易讓人成癮。


我認為資訊應有的功能,是對你的情緒及思考產生正向的刺激、啟發。如果某些資訊徒增你的不安與恐懼,導致你畏首畏尾,那是本末倒置,應加以拒絕。因此,你有必要知道,對你而言,什麼是「好的資訊」、「要小心的資訊」。


好的資訊=讓你充滿幹勁、希望等正面情緒。讓你想有所作為、有所行動。


要小心的資訊=讓你產生無力感、不安等負面情緒。讓你喪失動力、因不安而裹足不前。


換句話說,帶給你正面影響的就是「好的資訊」,帶給你負面影響的就是「要小心的資訊」。


你心中要有一把明確的尺,才能分辨好壞,不被各種資訊耍得團團轉。而且,你應該相信你的「身體感覺」。


請注意,當你接觸到某些資訊時,你的情緒和身體起了哪些反應。是全身舒緩放鬆,還是緊張僵硬呢?每次接受資訊時,都應一一確認。一旦習慣確認身體的感覺,在你接受到資訊的那一刻,你就能立即分辨那是「好的資訊」或「要小心的資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