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這種資金最容易受甚麼吸引?》

就是一些「有小機會大贏,輸了不會賠」的選項,第一個當然就是定期存款,定存幾乎沒有風險,只要錢放在等一段時間就會變多;第二種是投資型的保險單;第三種就是各種讓人覺得安全的債券。可是以上這些選項,都不太會用到槓桿,或者就算有他們也不敢用。


去到這裡,你就會知道是大家最愛的房子出場的時候了。房子就是低風險的投資選項,你可能會說,這世上哪有投資沒有風險呢?房地產也會崩跌?我代大家答你,樓價跌了可以自住,自住就沒有賠,至少覺得自住了就不賠,又可以放租,又可以給孩子成家。如果你堅持要一個低風險投資,房地產明顯比較優越,因為定存,保單,都不能住進去,而樓可以。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講槓桿投資,借貸投資,怕風險的人通常一聽到槓桿這個詞就跑光光了。但房子卻是一個差不多所有人都在開槓桿,願意借下一輩子最大的一筆貸款去買,如果你借一千萬去做生意,到處都會有人說你是瘋子,但如果你借一千萬去買房子,卻幾乎沒有人覺得你腦子有問題。房地產,就是一個大家都會槓桿的低風險投資,既然投入的資本大,自然回報也會比其他低風險投資高。


這意味著,這社會不偷不搶怕賠錢的人,只要他們收入增加了,他們多出來的收入,幾乎都會變成「對樓的投資需求」。


這個社會的人薪金越高,收入越多,生意越好,那些多出來的經濟成果到底去了哪裡?答案就是先變成儲蓄,儲蓄足夠了就會變成房地產投資的首期,房地產就是錢最後的歸宿,以及華人社會所有資金的水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